遼寧鑄造廠帶大家了解典型的鑄造工藝!
2020-09-08 來自: 沈陽鑄夢重工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787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應不同要求,遼寧鑄造廠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每一種鑄造工藝都有哪些特點?
一、砂型鑄造
砂型鑄造是當今鑄造業中使用普遍的鑄造工藝,適用于各種材質,鐵合金,非鐵合金鑄造都能用砂型鑄造。可以生產從幾十克到幾十噸,及更大的鑄造件。砂型鑄造的不足之處是:只能生產結構相對簡單的鑄件。砂型鑄造優勢是:生產成本低。但在表面光潔度、鑄件金相,內部密度相對較低。在造型方面,可手工造型,亦可機器造型。手工造型適用于單件、小批量和難以使用造型機的形狀復雜的大型鑄件。機器造型可大幅度提高表面精度和尺寸精度,但,投資較大。
二、熔模鑄造
熔模鑄造工藝起源較早,在我國,春秋時期迷模鑄造工藝就已經應用在飾品制作方面了。熔模鑄造件一般比較復雜,不適用大型鑄件。工藝過程較復雜,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較貴,故它適用于生產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或很難進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渦輪發動機的葉片等。
三、消失模鑄造
消失模鑄造是把與鑄件尺寸形狀相似的石蠟或泡沫模型粘結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動造型,在負壓下澆注,使模型氣化,液體金屬占據模型位置,凝固冷卻后形成鑄件的新型鑄造方法。消失模鑄造是一種近無余量、成型的新工藝,該工藝無需取模、無分型面、無砂芯,因而鑄件沒有飛邊、毛刺和拔模斜度,并減少了由于型芯組合而造成的尺寸誤差。
四、離心鑄造
離心鑄造的專利是在1809年由英國人愛爾恰爾特(Erchardt)提出的,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這一方法在生產方面才逐步地被采用。我國在三十年代也開始利用離心管、筒類鑄件如鐵管、銅套、缸套、雙金屬鋼背銅套等方面,離心鑄造幾乎是一種主要的方法;此外在耐熱鋼輥道、一些特殊鋼無縫鋼管的毛坯,造紙機干燥滾筒等生產方面,離心鑄造法也用得很有成效。目前已制出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離心鑄造機,已建起大量生產的機械化離心鑄管車間。
以上就是遼寧鑄造廠為大家講解的典型鑄造工藝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